本篇文章2495字,读完约6分钟

经记者卢曦从上海出发

孙子俩的漫长谈判依然笼罩在谜团中,绿城将何去何从还没有定论。

随着绿色城市前10个月业绩报告的公布,业内孙宏斌治疗的绿色城市销售速度大幅加快,但随之而来的是业主的不满。

如何平衡质量和利润? 对宋卫平和孙宏斌来说,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宋卫平回来后,绿城还会回到销售缓慢的旧模式吗? 绿城会多次重复资金链危机,再次上演吗?

在今年上半年的报纸上,绿城宣布将丰富产品线,与更广的客户群相比开发产品。

约600亿元的库存需要拆除

在宋卫平“回归绿城”引起社会骚动的情况下,绿城集团的田强社长突然发出了内部信函,表明了绿城内部的隐忧。

自今年三季度接管绿色城市运营管理以来,孙宏斌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向库存销售。 绿城今年上半年共销售305亿元。 然后,在获得融资后的第三季度,实现了352亿元的销售,235亿元的退款。

田强在信中表示,新的管理团队到位后,进行了一些改进,坚决调整不合理的开发速度和支付,突击处理了近30个几年积累的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和风险的项目中涉及的重要难点。

田强认为,迄今为止,由于绿色城市的定位不充分,企业拥有大量难以消化的大面积、高总额、长周期库存,占集团近1000亿元库存的60%。 这些都是考验绿色城市销售队伍的难点。 目前,企业普遍认为:“相当比例的项目产品价格远远超过市场标准,价格远远超过市场销售价格的承载能力。 ”

如果田强的信属实,绿城还有600亿元难以消化的库存。 如果宋卫平回归,从孙宏斌构筑的高转速模式回到以前,绿城将如何处理这个难题?

现在合同销售额超过了上半年

宋卫平因对产品质量的偏执狂追求而闻名于业内,但以前的绿城也因销售脱销缓慢而烦恼。

“在很多项目中他自己看材料、研究户型,有时晚上12点去现场研究。 宋先生工作很辛苦,夏一波也很心痛,想让他辞职。 ”。 一位在绿城工作的员工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宋卫平在产品质量研究上付出了巨大心血,无论在杭州、合肥、长沙,标准要求都极高。

在销售方面,宋卫平持“无为而无策”的态度。 老绿城一直以企业品牌、产品质量吸引顾客,但负责销售的团队作风不强硬,另一个销售人员来自相关人员,受制于人情,也留在了绿城的团队中。

这位绿城的前员工认为,宋氏管理风格下的绿城是“艺术品”。 多年来,绿城聚集了众多粉丝。 很多人来为绿城企业品牌购房。 另外,有钱人用收藏的方法购买绿城的很多产品。 但是,当经济下行、市场冰封时,这种状态很容易使绿色城市陷入困境。

融和的到来,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风格。 来自融创的上海融绿平台董事长王虹斌在销售方面牢牢抓住,强势增长,销售速度加快。 今年头10月,绿城累计销售额584亿元,10月单月销售额达159亿元,创年内新高。 下半年4个月合同销售额超过了上半年6个月的业绩。

今年8月,在绿城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孙宏斌对记者表示,绝对不能不降价,要看行情。 即使在同行竞争对手降价的情况下也无法站稳脚跟。 弹性价格是融和主导的绿色城市迅速蜕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双方的巨大分歧。

克瑞研究总监薛建雄认为,绿城这几个月大量消化库存,高质量项目清除了大部分。

之后的业绩还需要市场检查

绿色城市今年上半年表示,“未来要与更广的客户群体进行比较,以实现产品差异化和多样性的研发和应用,在更丰富的产品线中满足更广的市场诉求,保证产品的快速周转。”

据前绿城工作人员介绍,此前,绿城以为地块质量好一点就拿到了土地,但有时地板价格会比当地二手房价格高,开发的产品一般在不同地区都很贵。

以今年投放“宋氏绿城,绝版珍藏”广告的上海绿城锦绣兰庭为例,其均价为6.2万元/平方米,周边其他二手房价格为5万元/平方米左右,存在不小的差距。 绿城有别墅、多层公寓、高层公寓等产品类型。 其中绿城玫瑰园项目,主要是高端别墅。

孙宏斌也曾表示,绿城的产品不是比较需要的,只比较高端人群。 在他的构想下,绿城将专注于高端产品线,其他一些市场可以融合和补充企业品牌。

一位房地产公司的高管认为,中国富豪们对豪宅的热情减退,首先是因为豪宅的投资价值不如以前。 如果宋卫平回归,继续重复高端路线,可能会再次陷入过去的困境。

咨询总裁宋延庆对绿城的未来表示乐观,他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处于供给多于需求的状态,购房者越来越多的机会进行比较、筛选,喜欢有质量的产品。

“”

记者的注意

宋卫平和孙宏斌因为优势的占领而争斗

文/杨妞强

宋卫平和孙宏斌之争,与其说是公司文化和基因之争,不如说是优势之争,其核心命题是客户、股东、供应商和员工,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关者,这几个方面的利益问题。

谁的利益在前面,谁的利益在后面?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孙宏斌选择了股东和员工,这在他11月6日发布的微信上已经确定了态度。 宋卫平选择了与业主、供应商、项目小股东以及绿城相连的社会关联公司。

困扰孙宏斌和宋卫平的问题,其实也是影响世界数百年商业史的重要命题。 股东、顾客、员工、上下游供应商、谁的优势应该得到更优先的考虑? 如果不能照顾所有人的利益,至少需要平衡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损害某一方的利益。 这是商业游戏。

由此可见,双方都不容易平衡这些好处方,最终孙宏斌和宋卫平分手了。

但这两家企业客观上需要互相携手,继续合作。 绿城的企业品牌影响很大,对高端市场的产品号召力,孙宏斌最打动人心。 所以,在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有绿色城市,可以指向哪里,进军全国所有一线城市。 熔绿成为融创快速发展的核心显然不是偶然的。

同样,融和的狼性营销,宋卫平旗下的绿城也急需。 没有迅速销售和消化的能力,绿色城市将在下一个市场调整期间以现金流的风险付出代价。

两家企业都有与对方合作增强自身实力的诉求和动因。 正如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所说,未来双方有可能在集团层面合作,提高竞争力。

但是,无论如何,两家企业各自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最终走向分手,因此不得不成为业界的遗憾。 这也为未来房地产领域的并购提供了例证警告。 在对并购对象进行彻底调查时,调查副本不仅要了解财务,还需要了解双方的目标、文化和公司的社会关系。

标题:“若宋卫平回归绿城 高端路线还能走吗?”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