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8字,读完约3分钟

[/s2/]经记者王杰从北京来

根据凯利的数据,截至昨天( 4月25日),北京商品住宅的可销售量为772万平方米。 与3月底794万平方米的可销售量数字相比,4月出现了严重的减少。

截至4月24日,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只有57.9万平方米。 按照现在的销售速度,4月的成交量也不过是72万平方米的水平。 这还不到3月193.1万平方米的一半。 疲软的成交量对商品住宅的去库存也有阻力,不能说有消化作用。

“限价”的措施被认为是4月供应量减少的首要原因。

3月中旬,中国水电.云立方销售人员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预计开盘时间为4月,平均售价在每平方米17000元至17500元之间。

记者在北京市住建委网站上查询发现,该项目未取得最新预售许可证。 这个项目现在持有的两个预约证还是去年取得的。

抱着“什么时候靠近”的疑问,昨天记者给该大楼的柜台打电话时,销售员说预计每平方米的平均价格将达到17000元。 但是,关于开店时间,这个销售员说:“没有信息,等电话(通知)就行了。”

记者查阅了该项目过去的两个预售证明,房屋最高预定售价为每平方米15705元,最高成交价为每平方米15085元。

北京一在销售项目的开发商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透露:“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价格可能无法申报,但这次的项目与前期相比,价格肯定有些上浮。”

“在成交疲软的北京楼市之下,销量下跌只能归咎于房企推动板上的‘乏力’”。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指出,房企推盘不积极,有主观或客观原因,可销量有下跌牵引力。

严跃进解体,3月楼市创历史新高,房企更容易将住宅库存推向市场。 因此,4月的房地产公司并不急于推送。 大楼市场的成交在“乏力”的情况下,推波助澜变成了“松一口气”的状态,这是可以理解的。

受国家五条细则的出台和限价令的影响,房企在市场变量较大的4月产生了观望的情绪。 这个时期正是调整其推动节奏,改变市场战略的阶段。

中原地产研究部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近两天,预计北京进入市场的项目达8个,其中6个商品房项目、2个限价项目。 迄今为止,截至4月24日,取得预售证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共有6个。 入市项目的平均价格与以前相比都持平。

商品房仅几天就增加了22万平方米的供应量,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供应量。 一些开发商在短期内看到限价政策后,开始出现抢注现象,开始因限价而拿售前证明。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说,严格的限价政策是本轮调控北京执行最严格的政策。 北京五条落地细则对新建住宅市场的影响远远超过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 4月发生的供应减少主要受限价的影响,大部分开发商都观望政策。 由于近期市场的注意,这一展望预计5月将逐渐减少,5月预售空的窗期将结束,迎来新一轮的推波助澜。 ”

标题:“京四月商品住宅可售量“不给力” 五月有望结束预售空窗期”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