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7字,读完约5分钟

 

记者赵陈婷在北京

1997年进入内地零售业市场,开设多家连锁便利店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金融投资管理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中金投”),离零售业越来越远。

日前,中金投方宣布投资浮动零售业务,抛售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基金所持北京香港佳好邻居连锁便利店72%的权益。

据悉,此次交易中,中金投入可回收现金超过1亿元,净利润约5370万元。

值得观察的是,中金投宣布将抛售旁边便利店的股票时的节点,在整体不景气的中国零售市场,许多便利店公司都经历了关店潮。

要完全放弃零售吗?

关于此次交易,有报道称,中金投方面给出了便利店业务为集团非核心业务,无法给股东带来较大利益的理由。 交易完成后,未来该企业持有的资产将全面集中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

该企业管理层表示,北京和环渤海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诉求旺盛,增长空之间巨大,中国金融投资管理将更加聚焦于管理资源和资金,继续扩大业务,成为地区领先企业品牌。

但几年前,中金投对零售业务的态度并非如此。

当时被称为香港佳控股的中金投自1997年以来全面投资大陆流通行业和零售业的各种业态,除了投资在北京专门经营便利店的公司外,中金投还涉足华联吉收购盛。

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成立的华联吉买盛,最初由华联集团有限企业和海口港佳贸易有限企业分别出资4000万元创立。 随后,上海华润万佳超市股份有限企业收购华联集团和香港佳贸各自持有的10%股份后,华联吉收购的股权结构为华联集团、香港佳贸和华润万佳分别持有40%、40%、20%。

此后,华联集团有限企业重组为百、友谊、物贸易三家商贸集团和百联集团,香港佳控股通过全资附属企业持股吉买盛40%的股份,与百联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 2007年,香港佳控股在华润万佳在华联吉买入盛的全部股份后,华联吉买入盛60%的股份,成为吉买盛的第一大股东。

当时的香港佳控股在上海经营18家华联吉买盛连锁超市,在东北地区经营连锁超市,位于北京的便利店约有140家,在中国零售市场整体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2007年底,香港佳控股有限企业主席张小林表示,计划每年在上海增设2-3家华联吉买盛大型超市,年投资额约6000-9000万元人民币,位于北京的连锁便利店每年增设30-40家分店。

但是,这一切在年初发生了改变。

年3月,香港佳控股集团向联华超级控股股东百联集团出售了其所持华联吉收购盛60%的股权。 香港佳控股出售股票所得净额约为4亿4100万元人民币,计划用于增加在北京和其他城市的便利商店数量。

当时的香港佳控股表示,上海零售业竞争异常激烈,应该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资源,加强在北京便利店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市场指导地位。

但是到了年,香港佳控股的零售业务只在北京市经营了170多家便利商店。

但是,关于剩下的便利店业务,现在的中金投必须丢掉。

公开资料显示,中金投通过kpb marketing设立新的合营企业经营便利店业务,其中kpb marketing拥有72%的权益,剩下的28%的权益由集团主席张小林持有。 这意味着此次抛售72%的好邻居权益后,中金投入的业务将完全“零售化”。

便利店的生态恶化?

据报道,近年来,中金投资转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后,发展迅速,利润丰厚,现金收益率超过30%,年中期股东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实现13.8倍的增长。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金投资的公司营收中,便利连锁店业务销售额1.4亿港币,比去年同期1.19亿港币的收入增长18%,但便利连锁店业务在公司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从85.7%降至49.2%。 公司的约183家店铺数比前一年没有大的变化。

对于此次便利店业务的抛售,北京港佳邻居连锁便利店副社长毕震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这是股东的决定,作为好邻居的管理层不便发表评论,但这一决定不会影响好邻居的布局。

根据kantar retail的调查数据,北京便利店最多的是中石化便利便利店,门店数量约500家的北京老字号零售公司物美和京客隆分别在405家和224家便利店数量中排名第二、第三,好邻居排名第四,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表示,好邻居和物美、京客隆等超市开设的便利店严格来说应该是微型超市,与7-11、罗森等现代便利店有一定差异。 前者增加只是处理了距离上的便利,但和超市相比没有价格上的特点,和现代便利店相比没有服务上的特点,所以有点不自然。

而且,随着7-11在北京开放加盟的高速化,以及另一家便利店巨头罗森进军北京,北京便利店公司的今天日子不好过。

对此,中投顾问高博轩高级研究员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7-11等便利店开始加快北京市场布局和加盟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北京便利店市场的快速发展环境逐渐恶化,在商业房地产、通货膨胀的带动下,人工、租金价格上涨,给便利店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另外,罗森、古德、科威等便利店最近也明确关门调整门店,引发业内对便利店关门热潮的担忧。

“虽然便利店积极扩大,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但在领域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现状是很难生存。 便利店无法承受价格的负担,收益无法比较有效地上升,业绩赤字关店的现象很多。 ”高博轩解释说。

 

标题:“出售港佳好邻居股份 中金投“去零售化”收官”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