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7字,读完约4分钟

每次记者贾斯汀从深圳出发

“黄金大米”儿童考试调查面临困境,渴望真相的公众正在等待解开谜团。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调查显示,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的说法存在虚假嫌疑,他所说的“合并试验”实际上在2007年就已经有了试验结果。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胡乱删除了荫士安主导负责的30571574号项目,该项目正是卷入“黄金大米”试点风波的项目。

五年前就已经有考试结果了

9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黄金大米”事件的最新调查结果。 据中国疾控中心介绍,荫士安研究员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为“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 (项目编号: 30571574 )。 课题的执行日期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 课题的研究拷贝只涉及稳定同位素标记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的研究,没有转基因大米的研究。

“蹊跷的“30571574项目”荫士安“合并试验”说法存疑”

荸荠先生表示,他所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所负责的美国nih项目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副本,因此整合了两个项目的现场业务进行。

但是,《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将学龄儿童体内植物来源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的论文中发现,荫士安于2007年9月已经签署并发表了这篇论文。 论文称,该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30571574。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课题现场工作于2008年5月在湖南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进行。

但是,根据“学龄儿童体内植物来源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效率的研究”的论文,在考试中被选中的浙江省某农村小学7~9岁的32名儿童,在被试前7天每天午饭和晚饭两组中都有氘标记菠菜(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提供) 也就是说,这个课题的试验现场在浙江省。

在实验已经得出结论的情况下,荫士安2008年又搬去湖南反复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吗? 如果重复进行,其目的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9月10日的声明称,荫士安在湖南的实验分为两组,每组40人。 另一方面,汤光文的《黄金大米》试验论文称,考试分为三组,各12人。 研究对象、统计完全不同。 两个实验怎么合并?

在湖南省进行的“黄金米”试验中,荫士安是否为配合汤广文进行了反复实验研究还不得而知。

可疑的30571574项目

此前,《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上查阅并保存了《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项目编号: 30571574 )。 据新闻报道,该项目的批准额为33万元。

但是,昨天记者再次去调查这个消息时,发现这个项目被悄悄地删除了。 相关资料已经没有了,查询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考试负责人荫士安,也不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上检索该项目。

随着记者的调查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疑问浮现出来。

在湖南省疾控中心毒理科网站上,记者在该科年度通报中表示,由荫士安负责,湖南省疾控中心研究员胡余明为第二负责人,立项了“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高效研究”。

据湖南省疾控中心网站介绍,该中心毒理科实施的这一课题于2009年5月在衡阳市衡南县正式展开,发放了两张小学生集体膳食的照片。

但是,关于年初的项目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官网上也同样无法检索。

同样的研究课题,为什么每年要再次立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金援助是多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否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监管? 荫士安的项目被纳入了美国的实验。 你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什么要从数据库中删除按规定公开、同时结束的考试课题?

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致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推广处,该处负责人表示,领导有必要查看采访问题纲加以解决。 用传真采访题纲后,记者再次致电该部门,负责人表示领导不能出差接受采访。

在发布消息之前,记者没有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答复。

标题:“蹊跷的“30571574项目”荫士安“合并试验”说法存疑”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