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2字,读完约3分钟

经记者李书毗发越来越关注北京

监管层对公司境外衍生品的投资情况。 上周五,央行金融市场司召集工商银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国开行召开衍生品业务座谈会,了解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业务情况。

“银监会此前也召开过同样的座谈。 ”昨天,一位国有巨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银行的角度看,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外汇衍生品的代理业务风险可控。

境外衍生品业务收缩[/BR/]商业银行代理外汇衍生品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公司等客户提供的衍生品交易服务,包括外汇期权、货币互换、外汇利率

据上述国有大型相关人士介绍,各行今年大幅压缩海外衍生产品业务,加上海外市场回暖,浮损情况大幅缓解。 据了解,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代理外汇衍生产品名义本金额压缩至50%左右。 “我们还降低了许多复杂的结构性产品的比重。 ”他说。

其中,欧元利率互换产品是商业银行亏损最多的产品。 2008年5月以来,欧元CMS(constantmaturityswap,固定期限互换利率)下跌,程度加深,给国内相关理财产品带来了巨大损失。 但是,由于悬挂现象的消失,相应的损失也得到缓和。

中资行为外资企业“嫁妆”

目前,许多庞杂的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和公允价值计算需要境外交易对手的提供,这成为中资银行面临的普遍困境。 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滞后,许多产品不足,无法满足公司避险的诉求,公司不得不购买国外衍生品。 对于国内公司购买的这些海外产品,外资银行掌握着绝对的定价权,许多中资银行不具备海外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 由此中资银行为外资银行“嫁妆”,利润大部分被外资银行夺走。

“摸底外汇衍生品业务央行找六银行“谈心””

“实际上,外资银行对国内公司并不了解,所以并不是直接向国内公司销售衍生产品,而是通过中资银行转卖销售。 如果产品出现损失,中资银行必须由公司垫付交易对方的钱。 此时,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全额返还,中资银行将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上述国有大公司的人指出,要求公司支付保证金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摸底外汇衍生品业务央行找六银行“谈心””

相对于银企游戏

海外衍生品投资,银行和公司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公司本身不容易区分套利和投机,国外的衍生品都被认为是通过银行购买的。 这是因为如果发生大幅度的损失,银行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上述国有大型企业对此评论表示,银行可能已经关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风险提示。 但是,即使银行向公司提出了风险,也有公司主张购买某种高风险的海外衍生品,或通过转卖银行账户进行威胁。 “我想我们也没办法。 ”他说。

一家大型央企财务部负责人坦率地承认,进行海外套期保值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专家,无法对许多庞杂的产品进行定价和判断。 另外,无法明确目标价格,无法预测价格的趋势。 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制定制度和指导性文件。

“不可呛着吃。 ”该主管表示,金融衍生产品如果合理运用,可以达到规避风险、便利利润的目的,帮助公司集中精力进行日常经营。 “但是,对于太多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必须要非常小心。 ”

媒体转载、摘录刊登在本报上的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信息》和作者姓名。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9604220上海: 021-61213899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标题:“摸底外汇衍生品业务央行找六银行“谈心””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