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0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卢曦从上海出发

作为国有公司混合全制改革的样本,绿地一直是国有企业、央企地产商关注的重点。

在绿地租借金丰投资的重组方案中,上海格陵兰投资成为第一大股东,上海格陵兰投资由数十家有限合伙企业组成。 这些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无一例外都是绿地股东。 与万科相比,绿地的合伙人制度确实很纯粹。

据《中国经济周刊》10月29日报道,绿地总裁张玉良强调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持股,是绿地集团推进混合全制改革的非常鲜明的特色,实施了公司着眼长远快速发展的公司战术和商业模式

通过改革激发员工的热情

1992年,绿地开始打破员工“身份”的限制,当时的干部、社会人等被视为同事,收入分配因业绩而与行政级别无法挂钩。 从1997年到1997年,绿地在改革完成后不断调整,形成了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结构,形成了现代公司制度。

与许多民营住宅企业不同,绿地几十年来与体制共舞,一次改革、调整,形成新的格局和模式。 年,绿地募集20亿8700万股,引进资金117亿3000万元,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等5家战术投资者。 “五家新股东的引进,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绿地的资本力量,另一方面使绿地的股权结构更加多样化,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科学化,运行机制更加市场化。 ’张玉良这样评价。

““混改”机会:绿地建起“另类”合伙人制”

作为国有控股混合全制公司,绿地希望并发挥国有及民营公司的特点,以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机制为目标。

绿地方面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明确表示,绿地很早就建立了重视市场化的报酬体系。 现行的薪酬体系呈现出一些优势:总体上根据员工的能力,密切联系员工及其所在经济单位的利益,各单位按照经济指标分为不同的类别。 虽然待遇差距体现了绩效目标和干部、员工个人能力的差异,但要将差异维持在合理的区间,确保薪酬水平的市场化和竞争力。 另外,通过员工持股建立了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

““混改”机会:绿地建起“另类”合伙人制”

另外,集团的干部队伍全部根据民主推荐、无记名投票、得票数产生。 集团所有干部、员工定期考核,业绩突出,考核优秀者给予晋升、加薪; 对无法与时俱进、无法胜任岗位的干部员工,也有严格按照考核结果降级减薪、辞职的。

员工根据业绩分配,干部可以上下浮动,但对于绿地这样的超大规模公司来说,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发每个个体的动力,不让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

负责绿地海外业务的一位基层员工告诉记者,团队每年都感到业绩考核的压力,如果完成得好,个人收入也会上升。 当企业在海外开拓方面遇到一点障碍时,团队积极思考方法,与当地政府部门表达信息,寻求集团的协助,努力避免浪费时间、耽误进度。

不仅如此,绿地还建立了内部竞争机制,旗下各部门每年根据利润水平、经营规模等数据,结合管理控制等指标进行分类,不区别同类公司的待遇。

只有两种以上骨干公司有资格参加阅览实务会议,每季会议根据本期业绩排座位,鼓励优胜劣势、经营业绩靠前的公司进行内部兼并重组,追求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强大的动力。

员工持股发挥“压载”的作用

早在1997年绿地改革的过程中,职工持股会就成为了集团的重要股东之一。 随着绿地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实现持股,干部员工的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受到束缚,存在主人翁意识。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张玉良通过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持股,使公司核心骨干人才保持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实施着眼于长远快速发展的公司战术和商业模式,减少短视行为,有利于公司快速发展“压载石”

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绿地,公司遵循《企业法》,重视市场。 这就要求集团总部从宏观上管理要点,“顶层设计”放在首位,承担下属领导、指导、服务、监督等职能,对战术、投资、资金等核心部分和要点项目进行集中管理。 在微观上得到高度授权,确保一线单位权责和责任对等,尊重和充分调动经营单位、一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混改”机会:绿地建起“另类”合伙人制”

混合制绿地股东来自多个行业,分别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金融服务、股票投资等不同领域。 多元化的股东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很多外部资源。 在上海国资改革的大背景下,绿地是备受瞩目的焦点。

张玉良提出,国有公司母公司体量大、能源水平高,制度上具有全球性和根本性。 只有在母公司层面推进混合全制改革,才能从全球立场和根本上变革公司制度,提高公司快速发展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 相反,子企业体量小、能源水平低,只能在子企业层面推进混合全制改革,不接触母公司的体制机制,难以大量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竞争力的公司。

标题:““混改”机会:绿地建起“另类”合伙人制”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