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8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聂伟柱从北京

11日至11月24日,三大国有上市银行再次融资的传闻袭击了股市。 11月25日,本报记者致电中、工、建三大银行相关人员,三大银行无一例外表示近期没有再融资计划。 但是,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最近”指的是多长时间时,三大相关人士都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

解体相关人士认为,大银行近期表示没有再融资计划,并不能否定明年再融资的可能性。 特别是市场预计明年的融资将维持7兆~8兆美元的新规模,因此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值得考虑,再融资的担忧依然没有消除。

经过大型再融资的期待高涨

上半年的天数信贷,各大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大幅消耗。

根据各大公司2008年年报和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行资本充足率从2008年末的13.43%降至今年第三季度末的11.63%。 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从去年年底的13.06%降至第三季度末的12.60%。 资本充足率从12.16%降至第三季度末的12.11%。

“由于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银行领域的信贷资产迅速增加,从而导致银行领域资本充足率水平明显下降。 》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近日表示,对比今年中期和今年年初银行领域的平均资本充足水平,下调了约200个基点。

“应该分为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部分来看资本充足率问题。 ”广发证券的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认为,今年浦发、民生银行融资后,中小上市银行明年再融资的概率很低。 相反,工、建、中等大型上市银行有望明年再融资。 根据

,工、建、中、交四大上市银行中,上市最晚的工业银行至今已有3年。 3年内没有进行再融资,明年融资的期待越来越高。

实际上,再融资的压力由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银监会否认了资本充足率上升至13%的传言,但资本充足率问题仍然成为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一下子提高到13%对银行的影响太大了”,监管层也许可以采取逐年提高的方法实施。

“大型银行进行再融资是在明年第二季度以后的事情。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还表示,市场准入语言的13%的资本充足率,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非常高。 资产证券化是出路吗?

“以今年的放贷速度,明年大银行这样放贷的话,到明年年底资本充足率将逼近底线。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资本充足率需要长期考虑,在这样的压力下再融资也是不可缺少的。

考虑到市场的接受程度,有解体师认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无法在市场上融资数千亿元。 即使再融资,散户的接受程度也非常有限,有可能向大型机构定向增发。

早些时候,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全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 根据《通知》,2009年7月1日以后,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长期次级债,从其资本中全额扣除。 这意味着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道路不通。

次级债的发行受到阻碍,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限,信用增量不急剧下跌,似乎使商业银行陷入了“资本困境”。

对于这个问题,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资产证券化。 杨凯生提出了重视资产证券化解读资本充足率的难题。 他认为银行贷款,银行资产应该有其二级市场,应该可以流通。

杨凯生近日在北京表示,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这是因为证券化有天然的反感、排斥甚至是防止心理。 但从技术上看,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也是可以应对的问题。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也支持资产证券化。 他表示,应鼓励和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快速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提高公司在直接融资、融资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

,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于2005年3月开始,央行、银监会联合制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 2005年12月,建行和开行首次推出两个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 目前,资产证券化处于总结报告阶段。

请根据需要转载到“每日经济信息”上。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9604220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标题:“无近忧有远虑 大行再融资疑云难散”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