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2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杨宠从上海强发

7个多月前,财经网报道,根据上海国资委的规定,60岁退休,绿地理事长张玉良已经57岁了。 作为一手缔造绿地的掌舵人,张玉良会是否按时退休,备受业界关注。

前几天,金丰投资重组方案,他回答说,只要张玉良愿意,他到了60岁也能继续在绿地的“顶级”位置上干下去。 对上海国资改革提倡的混合全制经济来说,这是上述重组方案的亮点。

作为上市重组后最大的单一股东,以绿地员工持股会为前身的上海格陵兰投资公司(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格陵兰”)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绿地的方向。

作为上海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代表例子,通过绿地金丰投资重组,可以部分意识到“两会”后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的快速发展方向。

职工持股会的幕后主使

根据预案,上海格陵兰是绿地第一大股东,但股权仅为28.83%,上海国资委旗下两家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行所占比例超过45%。 如果按这个股权比例,国资委在未来重组上市的绿地中,是否仍然绝对影响较大?

根据预案,上海市国资委持有的两大国有股东合计重组后的上市公司股权较高,但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且其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50%,无法控制上市公司。 另外,上述两个国有股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作为财务投资者将来不会实质性地介入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这意味着在上海格陵兰的投资将掌握最大的发言权。 这个2月19日成立的“上海格陵兰”到底来自什么? 根据预案,上海格陵兰与绿地集团员工签署了《吸收合并协议》。 根据该协议,上海格陵兰将吸收合并员工持股公司,代替员工持股公司参与此次重大资产重组。 职工持股会将继承《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项下的所有权利、义务。 换句话说,上海格陵兰是一家绿地前员工持股的公司。

“金丰绿地一“相逢”:房企混合全部制改革探路”

根据计划,上海格陵兰由32个投资管理中心( lp )组成,其中负责合作事务的普通合伙人) gp )是注册资金仅为10万元的上海格陵兰投资管理有限企业。 格陵兰股东是以张玉良为代表的绿地高管团队。

这些股权结构非常清楚地表明,目前的高管团队在重组上市后的绿地将拥有比现在更大的决定权。

战术投资者多是“熟人”

事实上,即便有一天上海国资委撤回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承诺,也不一定会动摇现有高管队伍在绿地的权力。 除上述上海国资两大股东和上海格陵兰外,天宸股、宁波汇盛集智、平安资本等剩下的股东掌握着绿地24%的股份。 其中,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集智、珠海职业、上海国投合作等5家pe机构为战术投资者。

“金丰绿地一“相逢”:房企混合全部制改革探路”

虽然不太为人知,但天宸股、宁波汇盛集智都和绿地、张玉良交往过。 1995年前,天宸股份前身联农股份聘请张玉良担任副会长根据宁波汇盛集智的股权结构图,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控股,绿地持有东方证券2.49%的股份。

有了这两个老熟人的参与,即使将来董事会在重大的几个事项上有分歧,高管们也能有一定的信心,推动提案的最后通过。

《上海国资》主编罗新宇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金丰投资重组计划展现出的股权结构切实反映出未来绿地高管层将拥有更大的权力。 但他强调,绿地员工持股是个别现象,不能将绿地模式视为上海未来国资改革的普遍走向。

约翰智库中国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化东认为,绿地借金丰投资展示的国有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在未来公司决策中拥有更大的权力,有可能成为未来房地产国资改革的一个方向。

咨询总裁宋延庆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本职工作为房地产的21家中央企业中,真正产生高经济效益并不罕见。

记者注意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外,国资房企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往往需要多方征得同意,因此延误时机,是公司经营薄弱之处。 赋予国资房地产公司管理层在经营管理决策上更大的权力,显然有助于增强国资房地产公司在市场经营中的灵活性,在竞争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

标题:“金丰绿地一“相逢”:房企混合全部制改革探路”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