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6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采访,徐子出生于上海

面对偿付能力不足和资本金不足,保险企业除了由ipo和股东提供资金外,还贷款成为了主要选择。 但是,去年年底,保监会发布《保险企业次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后,保险企业增资之路又陷入坎坷。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3家保险企业通过ipo暂缓了资本金压力; 但是,随着业务的扩大,上述三大保险企业在未来几年将再次遇到资本金瓶颈。 根据东方证券的预测,中国平安每年有400亿~500亿元的资本诉求。

根据监管要求,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为偿付能力不足,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0~150的为充分ⅰ类,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上的为充分ⅱ类。

兴业证券报告称,中国虽然平安维持了较高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但由于自身业务增长较快,整合了深度快速发展,再融资的诉求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由于保监会严格控制保险企业在年12月发行次级债以弥补偿付能力,兴业证券认为只能在年内开始再融资或在股市融资,考虑到目前a股的大幅折价和再融资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兴业证券拆解师胡远川表示,目前我国平安国寿太保寿险业务支付能力充足率均在200多个水平,平安太保寿险支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150左右的水平,只要满足监管要求,寿险支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150,3家公司目前的资本水平今后2~3年业务快速增长。

根据年中报明确的还款能力充足率,除太保还款能力提高外,国寿平安还款能力均呈下降趋势。

面对偿付能力下降的问题,在去年中国平安中报网站的发布会上,平安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波在《每日经济信息》中进行了说明。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去年上半年集团保险业务和中银领域业务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最低资本的增长。 其二,深入快速发展成为平安联营企业,包含在集团偿付能力的编辑范围内,根据其资本充足率换算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集团原有偿付能力的资本充足率。

“次级债发行遭严控 险企或转向股权融资”

对于融资渠道单一的小型保险企业来说,他们的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产险的情况下,资本金问题成为限制其扩大的枷锁。

去年年底,保监会通过《意见稿》缩小了许多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 《意见稿》指出,保险集团企业不能发行次级债,且如果不是预计上年末动态偿付能力未来一年可能低于100的保险企业,就没有资格申请募集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超过净资产的50%,

在偿付能力充足率之前,这些保险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要求增资、增资、增资。 除了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外,寻求股东增资已经成为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

“事实上,ipo是处理资本金和还款能力充足率的最有效方法,但ipo流程长、手续多、繁杂,必须结合自身经营,不是任何企业都能上市的。 这样的融资方法拒绝了保险公司的集团。 中国人寿保险企业的资产管理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另一方面,业务调整的风险也非常大,如果不做好风险管理,展示行业的业务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目前,债务融资这一渠道存在文件限制,保险企业未来偿付能力问题日益突出。 ”

“次级债发行遭严控 险企或转向股权融资”

而且,他认为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的比例正在减少。 《意见稿》规定次级债与资本金的比率,削弱附属资本抗风险能力,防范潜在风险。 对小型保险公司的债务限制也是因为担心实力不够,到期后没有回购的能力。

其实,从2008年开始,保险企业开始出现扩大增资的热情,中国人寿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再融资方案,但最终没有成果。 2009年及年,平安产险发行次级债,分别融资20亿元和25亿元以补充资本金。

年以来,保监会批准了阳光保险集团、平安财险、生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正德人寿和华安财险7家保险企业共计148.5亿元的次级债发行。

标题:“次级债发行遭严控 险企或转向股权融资”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