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28字,读完约8分钟

经过记者贾丽娟

在公司巩固发展进入养老产业的背后,国内许多养老机构多年来过着艰难的生活,每年都有亏损的现状。

为什么? 许多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领域长期周期性、项目盲目贪婪、产品与诉求不一致等,直接关系到不完全、令人满意的结果。

现在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前路到底会如何?

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模式

许多公司开始转向海外“取经”,特别是ccrc模式(继续照顾退休社区),近年来引起了很多关注。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周燕珏表示,近期的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吸引了众多开发商、投资者和政府官员出国参观,希望向国内宣传海外经验。 但是,养老社区的快速发展具有时代和地域的特点,从国家整体政策环境、经济快速发展水平到老年人的居住习性,再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国内外都各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国内外养老地产的整体生态不同。 例如,美国的养老地产由开发商、投资者、运营商共同构建,三方担任各自的职务,每位参与者都可以获得风险和收益的良好匹配。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养老地产聚集了地产商、保险企业和其他民营公司,但各自的定位很模糊,更谈不上彼此的分工合作。 结果表明,养老地产的投资、开发、运营三个阶段呈现出开发商的身影,开发商扮演的角色太多太复杂。

“养老地产看上去很美 马拉松式投入考验公司耐力”

在欧美各国研究养老领域多年的清华大学博士王勤也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ccrc模式被过度销售。 “实际上,ccrc在美国也是个小产品,真正能够负担这种生活习惯的人很少。 ”

医疗问题难以处理

要建立养老地产,医疗是绕不开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项目大多没有自己的医疗资源,大多选择与某医院合作,通过开办“绿色通道”等方式处理老人的看病诉求。 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难以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

这和美国的情况相差甚远。 美国养老地产拥有成熟的医疗护理服务配套体系。 在养老机构或专科护理机构,有专科医生、康复治疗师、长时间护士等专科养老护理队伍对老年人进行长时间持续的检查。

泰康生命助理总裁刘挺身军对记者说,国外医疗资源丰富,分布也比较均衡。 “中国特殊,不仅医疗资源、养老资源整体供给不足,而且其分布不均衡,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

不仅如此,老年人大部分有慢性病,而且是多种慢性病,这需要长时间的预防保健和专业烹饪。 “即使去三级医院,也只能处理急救问题,不能进行全周期的护理。 我们从顾客的立场,从社会效率的立场,从商业模式的立场提出医养结合。 ”刘挺身军说:“将急性病治疗、术后康复、慢性病长时间干预和持续健康管理结合起来,不是将社区和医院结合在一起。”

“养老地产看上去很美 马拉松式投入考验公司耐力”

但是,很难在医院这样的地方投资。 一位长期关注养老领域的投资者对记者说,目前很多公司都想“建医院”,但医院不是“建”,而是需要医疗资源,这是很多杂七杂八的事件。

高端路线“曲高与寡居”

在目前盈利模式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国内公司进入养老产业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高端”,每月支出上万。 据一家投资机构调查,中国家庭年收入超过150万的老年人口为1020万人,也就是说,只有5.1%的老年人能够“满足”这一高端定位。

周燕珏表示,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养老设施覆盖体系比较完整和全面,目前非常高端的养老社区是经过漫长而迅速的发展历史形成的,同时也只是其养老居住体系的一部分。 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8.87%,接近日本1980年的9.1%,与美国1980年代相近。

王勤告诉记者,目前高端人群的诉求被高估,90%以上的中等收入人群被忽视。 这是许多运营商无法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养老领域的田国勇也向记者表示,国内高级养老院目前的入住率大多不太理想,这与国内老年人口的优势有关。 现在70岁的老人大多是“50”前的人,一生节俭,很节俭,享受晚年的费用还没有真正到来。 “高端养老集团只占养老市场份额的一小部分,目前市场还处于培育期,需要招商引资,未来5~10年可能会爆发。 中端养老应该有很好的快速发展前景。 ”。

“养老地产看上去很美 马拉松式投入考验公司耐力”

赤字局面难以打破

养老领域出现了“奇怪的现状”。 公立养老院很难买到一张床,但私营养老院因入住率低而寸步难行,企业已经放弃了决策。

今年4月,北京长青国际老年公寓有限公司8成的股份挂牌出售。 这家企业是北京城建和中国红十字基金的全部。 其开发项目有北京曜阳国际老年公寓。 北京长青全年亏损5042.7万元,全年亏损4926.1万元。

这只是国内养老机构损失的缩影。 据山东省年统计,只受益于当地民间养老机构的10%,损失占40%。 北京英明德养老产业咨询有限企业副总经理邱浩浩浩告诉记者,可盈利的民办养老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例很低。

邱浩浩表示,在国内,民间养老机构分为民办收益型和民办非收益型,其首要区别体现在民政系统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和税费优惠方面。 国内80%以上的养老院是非盈利性的,生态环境、配套设施等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入住率自然较低的盈利性养老机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但医疗护理和服务体系制度跟不上,或者价格惊人,或者远离中心城市

“养老地产看上去很美 马拉松式投入考验公司耐力”

入住率是是否保证利润的决定性条件。 王勤告诉记者,养老院入住率通常必须达到70%~80%,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在国内,现在入住率良好的设施很少,“在私立设施和普通的公立设施中,大多数的入住率在50%附近。 北京有个项目,开业三年了住着七个老人! ”

美国典型的ccrc企业布鲁克代尔连续10年处于赤字状况。 国内公司到底能承受多少年的损失呢?

“微利”的本质必须认识

即使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而受益,养老产业也不是“躺着数钱”的领域。 刘挺身军表示,泰康人寿对养老产业投资的收益预期,即使按照净运营收入占资产的比例来衡量,也不过是2%~3%。

刘挺身军表示,布鲁克代尔的损失是因为计算了折旧,商业房地产要考察盈利能力,就必须按经营现金流和现金流折价计算。 “我们希望在五到八年的时间里形成稳定的现金流。 从大资产组合来看,我们要准备收益高一点的东西,但也要准备养老社区等稳定的东西。 净营业收入与资产的比率有望达到大致2~3个百分点。 这是社会平均租金和服务溢价的结果。 ”。

“养老地产看上去很美 马拉松式投入考验公司耐力”

“第一,养老是长线产业,没有暴利; 第二,一旦有了服务,社会租金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 刘挺身军总结说:“最终成功与否,一是看商业模式,二是看清楚领域属性——不是一个土地产业,而是服务业。”

王勤表示,海外养老机构也不暴利,“例如在西班牙,净利率通常在6%左右。 ”。 在中国更应该“薄利多销”,“开发商要从开发型地产商转型为经营型地产商,这是一笔长久以来的生意。 ”

一位长期关注旅游和养老产业的职业投资者表示,养老领域目前的盈利状况普遍不好,“收获期还需要几年”。 在他看来,两三年的培养期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超过五年还不能达到盈亏平衡,这家公司也不会成立吧。

“养老项目从设立、准备到开业的周期,本身比通常的产业要长得多,运营达到平衡点通常需要3~4年以上,达到盈利状态通常需要5~6年。 这个周期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一方面需要比较充分的资金链,另一方面需要可持续的运营能力。 ”邱浩浩说。

细节风险不容忽视

在利益难的现实下,很多所谓的养老项目其实有别的目的。 邱浩浩表示,由于养老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许多开发商为了快速收回资金,打着养老的幌子拿地,实际进行房地产开发。

真正养老的公司,现在也处于试错的过程中。 王勤表示,养老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快速发展,从人口计算来看,大部分只是5~10年的过渡期,目前这一领域已经有很多重复投资。 “很多公司前期准备不充分,项目不断修订,导致资源浪费。 ”

对于养老领域的服务业属性,许多公司也无法理解。 “盈利机构的共同点不是设施的设置很齐全,而是可以有效利用空之间。 服务专家有专业团队而不是人海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王勤表示,人才短缺是房地产商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另外,很多公司对养老机构在法律方面的风险还缺乏认知。 “风险更大。 例如,老人在院内出了什么差错,家人向法庭起诉养老院的情况也不少。 要避免,必须同时注意两者。 第一有法律条文规定和住院时的判断,是有根据的。 第二,从设计考虑。 ”

标题:“养老地产看上去很美 马拉松式投入考验公司耐力”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1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