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6字,读完约2分钟

黄惠敏记者从深圳出发

对银行来说,保险企业的保险产品代理销售可以说是“无本经营、零风险”的好生意,很多银行都想在这个销售渠道上花点功夫。 近日,广东省保监局通报,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在当地媒体刊登广告推广某保险企业产品时出现误导性言论。

违反保险产品推广

据广东省保监局报道,今年6月18日,该局向当地媒体发布了题为“民生银行储蓄型保险产品‘金玉满堂’”的推广广告内存 滥用“民生银行储蓄型保险产品”、“保本型储蓄产品”、“本金”、“利息”、“贷款后只需还利息,无需还款,可以一直续借”等错误性质的复印件的违规行为。

关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 其中,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推广材料应当按照保险条款全面准确地描述保险产品,在显著位置提示经营主体、保险责任、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情况,不得夸大或夸大保险合同的好处。 》销售者在销售过程中必须公平公正地推广银行代理保险产品,不得误导和不实推广”的有关规定,广东省保监局向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发出监管函,要求该分行认真改进。

“误导保险为储蓄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被通报”

民生银行对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认为,虽然市场上存在上述误导性保险的普及,但并不多见。 银行为了吸引存款人到柜台上来,卖国债卖基金和相关产品时,必须经常标榜卖比存款更好的产品。 保险产品的本质功能是保险,客户的习性是购买保险不一定要在银行购买。 因为会出现在介绍保险产品时不观察的银行,以及将保险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同等对待的银行。

“误导保险为储蓄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被通报”

郝演苏说,银行在贷款管理和内部管理非常严格的情况下,需要找到其他利润增长点。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保险对银行来说是零风险的生意,不同的产品手续费也不同,至少在3%~10%左右。 银行可能认为在财务上取得平衡,保险销售优于其他业务。 为了获得中间业务收入,一些银行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推进态度。

联合证券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无论是网站渠道还是在顾客心中的地位,银行都远远优于保险。

针对广东省保监局的上述通报,记者昨天联系了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相关人员,但该人没有正面回应。

请根据需要转载到“每日经济信息”上。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9604220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标题:“误导保险为储蓄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被通报”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