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6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王亚伟近期的辞职消息,公募基金人才短缺问题再次被推向公众视野。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统计,由于缺乏基金管理经验,频繁上马的80后基金经理业绩不“景气”。 另外,由于拥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老基金经理几乎全部流失,新生代基金经理一方面因业绩不佳而受到诸多指责,另一方面也备受期待。

离职:从基金经理转为高管

基金经理频繁离职已成为公开招聘领域的“麻烦”。 由于大多数退休的基金经理选择投身私募基金,市场上难免会留下“2万亿美元的公募资产是私募培训场”的借口。

根据wind信息,截至8月31日,今年共有59家基金企业的基金经理发生变更,变更次数达265次,其中70%以上为离职。 相对于目前仅有的61家企业,500人左右的基金经理,仅仅半年多就相当于一半以上的换血。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基金从业人员的离职热潮中,基金企业高管、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成为主角,从公募领域的大佬成为私人领域的领头羊。

由于墓地领域的“奔我”数量急剧增加,公募基金的人才结构出现了断层的风险。 据相关统计,目前376名基金经理中,约22%的基金经理岗位工作年限不足1年的基金经理工作年限约24%在1至2年之间。 也就是说,在基金经理岗位上的时间不到两年的经理约占一半。

基金经理工作年限不足,基金企业品牌效应下降,造成了公募领域普遍面临的困境。 北京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人才短缺已经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基金领域制度建设上的弱点,如何通过制度改进来留住基金经理,是当前急需处理的问题之一。

工作年限与业绩正相关

基金经理平均工作年限过短,之所以引起市场关注,主要是因为基金经理工作经验不足,限制了基金业绩的提高。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时效性有关,工作较长的基金经理比刚出道的基金经理业绩更好。

统计数据显示,从近一年的业绩来看,私募股权基金的后10名基金中,任职的基金经理平均工龄不到两年。 另一方面,私募股权基金前10名基金中,任职基金经理的平均工龄为4.92年,是后10名基金经理的两倍。

随着基民投资用脚投票,公募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成为了基民选择投资品种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 北京一位基金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该企业现有数十人的投资研究体系已有多为80后,新生代基金经理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开募集领域的命运。

据统计,万家基金吴印、邹昱、宝盈基金温胜普、银河基金张矛、融通基金张敏、易方达基金张胜记、富国基金李晓铭、大成基金倪明、博时基金皮敏、汇金齐东超等10位“80后”基金经理规模500亿。

“现在80多岁的基金经理不少,但有些还没有公布年龄。 ”一位基金经理透露。 该相关人士还指出,虽然资历尚浅,但由于2005年到现在熊牛的转型,这些年轻人积累了很多市场经验。

标题:“年内基金经理“换血”过半 新生代被赋厚望”

地址:http://www.fahuo.net.cn/fzkx/7055.html